400 019 2068

除氟剂的作用原理是怎样的

来源:蓝绅环保   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01-07       阅读次数:1812

  除氟剂的作用原理因成分不同而有所差异,主要有以下几种:

  沉淀作用原理

  当除氟剂中含有钙基化合物(如氢氧化钙、氯化钙等)时,主要通过沉淀作用除氟。

  钙离子(Ca²⁺)与氟离子(F⁻)在水中结合形成氟化钙(CaF₂)沉淀。氟化钙的溶解度极低,在常温下大约为8.6×10⁻³ g/L,所以一旦形成,就会从水中析出,从而降低水中氟离子的浓度。

  反应方程式为:Ca²⁺ + 2F⁻ → CaF₂↓

  吸附作用原理

  铝基化合物吸附

  铝基除氟剂(如硫酸铝、聚合氯化铝等)在水中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。铝离子(Al³⁺)首先发生水解反应:Al³⁺ + 3H₂O → Al(OH)₃ + 3H⁺。

  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电荷,能够吸附水中的氟离子。其吸附过程可能涉及静电吸引、离子交换等多种机制。氟离子被吸附在氢氧化铝胶体表面,从而从水中去除。

  铁基化合物吸附

  铁基除氟剂(如硫酸铁、氯化铁等)在水中水解形成氢氧化铁胶体。铁离子(Fe³⁺或Fe²⁺)水解过程类似铝离子,如Fe³⁺ + 3H₂O → Fe(OH)₃ + 3H⁺。

  氢氧化铁胶体同样凭借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电荷吸附氟离子,实现除氟效果。

  离子交换作用原理

  部分除氟剂具有离子交换功能。这些除氟剂含有特定的离子交换基团,能够与水中的氟离子进行交换。

  例如,一些特殊设计的离子交换树脂,其内部的活性基团(如磺酸基、羧基等)可以与氟离子发生交换反应。当含有氟离子的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时,氟离子会与树脂上的可交换离子进行交换,被吸附在树脂上,从而使水中氟离子浓度降低。


网址:https://www.gdlshb.com/news_30/248.html

蓝绅首页 产品中心 一键拔号 在线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