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 019 2068

吉林染整废水脱色剂对色度的去除率有多少

来源:蓝绅环保   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10-17       阅读次数:45

  染整废水在纺织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,但由于其高色度、高COD(化学需氧量)和难降解的特性,给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。色度是衡量染整废水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,其主要来源于合成染料和助剂。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,不仅影响水体美观,还可能对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。因此,脱色处理成为染整废水治理中的关键环节。

1760687531910055.jpg

  脱色剂是当前染整废水处理中广泛使用的化学处理药剂,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吸附、氧化还原、电中和或絮凝等机制,去除废水中的染料分子,从而降低水体色度。不同类型的脱色剂在处理效果上存在差异,主要包括无机脱色剂、有机高分子脱色剂以及复合型脱色剂。

  无机脱色剂中,以铝盐和铁盐最为常见。这类脱色剂通过水解生成带正电的金属氢氧化物胶体,与染料分子发生电中和反应,形成沉淀从而去除色度。研究表明,使用聚合氯化铝(PAC)处理染整废水时,色度去除率一般在60%~80%之间,而采用聚合硫酸铁(PFS)则可达70%~85%。虽然无机脱色剂价格低廉、操作简便,但其用量较大,容易产生较多污泥,且对某些水溶性染料的去除效果有限。

  有机高分子脱色剂通常具有较高的正电荷密度和较大的分子量,能够有效吸附和絮凝染料颗粒。这类脱色剂主要包括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(CPAM)、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(PDADMAC)等。实验数据显示,有机高分子脱色剂对染整废水的色度去除率可达85%~95%,尤其对阴离子型染料表现出良好的脱色效果。该类药剂用量少、污泥体积小,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。然而,由于其成本较高,部分产品可能存在一定的生物毒性,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工程中的应用。

  近年来,复合型脱色剂因其综合性能优越而受到广泛关注。这类脱色剂通常由无机盐与有机高分子复配而成,既保留了无机药剂的电中和能力,又具备有机高分子的强絮凝作用。例如,以PAC与PDADMAC复合使用时,脱色率可提升至90%以上,甚至超过95%。复合型脱色剂不仅提高了脱色效率,还降低了污泥产量,增强了对不同种类染料的适应性,成为当前染整废水脱色处理的研究热点。

  影响脱色剂去除色度的因素较多,主要包括废水pH值、脱色剂投加量、反应时间、水温以及染料种类等。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脱色剂的水解和电荷状态,进而影响脱色效果。通常,无机脱色剂在中性至弱酸性条件下效果较好,而有机高分子脱色剂则对pH变化的适应性较强。脱色剂的投加量应根据废水的具体水质情况进行优化,过量投加不仅增加成本,还可能引发二次污染问题。

1760687608199499.jpg

 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,脱色剂往往与其它处理工艺联合使用,以提高整体处理效率。例如,将脱色剂与混凝沉淀、气浮、高级氧化(如臭氧氧化、Fenton氧化)或生物处理相结合,可实现对染整废水中色度、COD及其它污染物的协同去除。特别是臭氧氧化与脱色剂联合处理工艺,已被证实可将色度去除率提升至95%以上,并有效降低出水COD,达到国家排放标准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脱色剂在染整废水处理中表现出良好的脱色效果,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。例如,对于结构复杂、分子量较大的染料(如活性染料、分散染料),单一脱色剂难以实现完全去除;部分脱色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释放出有害副产物,需进一步评估其生态安全性。因此,未来研究应侧重于开发高效、低毒、可生物降解的新型脱色剂,并探索其与物理、生物等处理技术的优化组合路径。

  脱色剂在染整废水处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其对色度的去除率因脱色剂类型和废水特性而异。无机脱色剂去除率一般在60%~85%,有机高分子脱色剂可达85%~95%,而复合型脱色剂的脱色效率更高,部分条件下可超过95%。在实际应用中,应结合废水水质特点选择合适的脱色剂类型,并优化操作参数,必要时与其他处理技术联用,以实现高效、稳定、经济的脱色效果。


网址:https://www.gdlshb.com/jilin/company/626.html

蓝绅首页 产品中心 一键拔号 在线留言